陶志遠:外國專家們看不懂中國經濟
看外國人分析中國經濟的文章,靠譜的不多,尤其是有名氣的機構經理人,基本是些學院派那種非常安全而不著邊際的話,因為他們實在不瞭解中國的經濟結構,不瞭解中國的GDP是怎麼來的。當然,每次世界上發生經濟危機,表現最遲鈍的都是這些機構與人。
中國的實體經濟過剩到什麽樣子,外界是無法想像的。舉個例子,一條街上開了間小超市,生意不錯,很快另一家也開起來了,這就出現了競爭,那中國商人是怎麼辦的呢?老的那家很快在街道的另一頭再開一家,目的要把競爭者搞死。於是,後來的一家也變招了,將超市擴大3倍,還是要把對手頂死為止,雙方都賺不到錢了,就打供應商的主意,拖欠貨款成了行內潛規則,最後把風險往上游轉移。這樣折騰下來,錢沒賺到,卻幫了GDP大漲。
近幾年,中國實體經濟是一片的哀鴻,缺乏創造性,只有跟風上項目,很多影響全國的大型項目,例如光伏產業,結果都是虧得一塌糊塗的,因為政府的干預,中國經濟是不按市場規律運行的。
中國的房地產是怎麼開發的?地產商看好一塊地,於是找領導,做好分贓的遊戲規則,領導就幫忙把地拿到了,地款可以分期支付。跑完領導就跑銀行吧,土地、還有建起的房子都可以抵押拿到貸款,而且估價還是很有誇大的,這樣,投入很少的自有資金就可以把生意擴張得很大。其實,這樣的投資方式并不安全,成效并不樂觀,實德係因徐明出事引發清盤,翻出來就是爛帳。
國家出臺調控房價政策的時候,大家開始不好過,但絕不能把房子低價賣了,因為這樣的話,地產商要虧大錢,銀行會有壞賬、政府官員收受利益會被揭發。所以,萬不得已,這房價是降不下來的,但是,房價長期高企,交投就會淡靜,開發商的資金壓力越來愈大。現在中國的土地經濟就是這樣,還有許多政府大白象工程,創造了可觀的GDP,但是效益很差,很多根本還不起貸款。這次銀行缺錢暴露出來,那是很嚴重的事件,說明這套經濟體系快玩不轉了。
中國的經濟,遵循如煙花一般的規律,其勃也興,其亡也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