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1日 星期六

我對港大民調的解讀

我對港大民調的解讀

港大今日最新民調,十大立法會議員出爐。這個民調主要的評價元素是知名度+評分,反映出來的並非單一量化指標,如不加以仔細分析,極易掉入所謂“支持度”的陷阱。筆者試為大家做些解讀:

1、政黨政治深化,兩大陣營讓香港市民歸邊
回歸13年,香港市民對政黨了解日益加深,更多的市民評價立法會議員加入政黨元素,造成支持和反對群體壁壘分明。這樣,就不難理解屢次同類民調市民對立法會議員的整體評分一路下滑,並且向50分的中間綫進發,因爲對每一位議員的評價,支持陣營的市民在做加法,而反對陣營的市民在做減法。泛民和建制兩派主要政黨領軍人物的得分恰成六、四之比就更加印證了這種局面。反而有些政黨色彩較淡的議員,雖然未能入十大,但得到評分就很高,原因是固有支持的市民給他們打高分,而對他們做減法的市民則很少。

2、何俊仁、劉慧卿明得秋波,暗失楚河
經過政改一役,何俊仁、劉慧卿兩位民主黨大將所獲評分不降反升,有人認爲他們係政改之中沒有失分,這是一種十分膚淺的解讀。倘若成立,則如何解釋反對政改方案的公民黨正副黨魁,在同一個民調中都能夠得到加分呢?正確的解讀是,經此一役,民主黨在建制派支持者當中印象變好了,減法做少了,而且還不是一般地少,畢竟歷史性的揮手作用豈同一般?相應,他們在民主派支持者當中的加法也自然做少了。民主黨贏得對方陣營的秋波,但絕對不會收穫等量的選票,民主黨在泛民支持者當中失去分數,最後都會用選票來兌現。李柱銘說,用一個長期支持者的失望來換取五個新朋友的秋波,結果還是會輸掉選票,這是很有見地的觀點。

3、公民黨明星耀眼,泛民附和
十大議員民調中,梁家傑、余若薇摘取頭牌、二牌,可以反映政改一役中表現出色、出盡風頭,不但在泛民支持者當中行情看漲,並且沒有太大刺激到反對陣營的神經,加法做大了,減法損失不多。如果折換成選票則必定大有斬獲。

4、無人不識黃毓民、無人不談梁國雄
十大議員當中,社民連三子位居第八、九、十,得分下降最多,而且與前面七位比較相差一大截。如何解讀這個現象呢?首先,説明社民連的而且確係立法會的少數派,而且係極端政治人物,社民連三子愛憎分明,自然選民對他們也是愛憎分明,我唸,如果翻開港大的調查問卷,很多人給他們的分數不是100分,就係0分。而在知名度這一欄,毓民和長毛位居首、次兩席,而在表態率中,長毛更是榮登榜首,得分26.5分,全場最低,給與打分的卻佔97.8%,這表明,幾乎100%的人對長毛有明確看法。做一個極端的假設,如果支持長毛的都打了100分,而反對他的都打了0分,那麽,不難推算,如果明天大選,長毛在全港的得票率將會是26.5%,無論出選那個區,都將會成爲名副其實的票王。當然,這只是一個帶假設性的推測,而非100%真實的情況。十分有意思的是,作爲少數派的社民連,在十大當中坐擁三席,政黨當中,無出其右。

5、建制派悶聲豈能發大財
江澤民當年回答記者提問經典一幕當中,曾經給香港人贈金句,謂之“悶聲發大財”。可惜這條法則在政黨鬥法當中實屬一無是處。建制派只有曾鈺成凴立法會主席身份取得十大議員當中第七一席,而民建聯正副主席譚燿宗和劉江華的知名度僅列第17、19名。可見,建制派在政改一役當中毫無表現,盡失媒體眼球,作爲立法會第一大黨,民建聯將星黯淡、人才凋零,對於下屆增加席位的立法會選舉,並非吉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