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筆者從CNN直播見證了奧巴馬簽署振興製造業法案的過程,看到金融危機后美國走出挽救經濟新的一步,聯想到香港當前經濟和民生的困侷,可謂感觸良多。
對於世界經濟大融合的趨勢,在已發展國家的經濟學界,早于上世紀80年代就有兩派觀點的爭論。一派強調世界經濟的融合、全球分工,有利於資本、土地、資源、勞動力等生産要素的充分結合,能夠給產業轉移囯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而另一派強調,大量的產業轉移出境,會直接打擊國内就業人口,增加失業率;會造成大規模的貿易逆差,觸發匯率危機;會造成稅收流失,加劇財政赤字壓力,長期下去,將會變成社會動蕩的根源,而且將製造業大量轉移出去,當世界局勢動蕩,貨運不暢通,或者國與國關係出現重大危機的時候,將會產生巨大的國家風險。今日看來,這兩派的觀點都有道理。
90年代初到2008年之前,美國通過製造業的大量向國外(主要是中國)轉移,維持了長達18年的經濟增長,但卻催生了嚴重的金融泡沫。記得在2000年左右,在英國國會和學術界有過一場激烈的辯論,辯論的焦點就是產業輸出的同時,製造業是否應當適當保留,很多人引用了瑞士作爲成功的例子,既大力發展成爲世界金融中心,也同時保留了一些具有先進科技和地區特色的製造產業,既大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也避免了經濟空心化的危機。
回到香港和亞洲,香港曾經被視爲亞洲四小龍當中最繁榮和最有競爭力的經濟体,但今時今日,估計無人否認,香港的前途在四小龍當中已經最不被人看好。
最近30年,隨著大陸開放市場,亞洲各經濟体都對中國大陸有巨大的資本輸出和產業轉移,但不同的是,韓國、臺灣、新加坡,對中國輸出的時候,都有獨立的經濟和產業防綫,都有長遠的保留自身經濟配套的考量。唯有香港一地,政府疲軟無爲,商人隨波逐利,到今日,香港保留的製造業只佔全港產值的不足3%(新加坡為27%),徹底空心化的局面已經形成。從董建華到曾蔭權,對於制定獨立的香港經濟發展政策,維護香港經濟、社會、民生穩定,可謂寸功不克。相反,他們一味乞求于大陸的所謂政策優惠扶持,貪一時之利(事實上只利於富商巨賈而不利于市民大衆),而失香港萬世之基,若有后史記載,此二人不但失德敗政,且可以香港罪人而論。
西方發達國家,以美國為例,輸出資本和製造業的同時,國内保持科技研究的領先優勢,保持資源的開發和控制優勢,故此,大量的資本和技術輸出到海外創造利潤的同時,仍不失爲國内民衆保留大量的就業機會。但他們尚且把製造業的適當保留當做重要的考慮因素而加以大力扶持,為獨立且完整的國内產業配套保留最基本的底綫。香港有什麽?科技?資源?這些都沒有,也從來不用心去發展,這樣,一旦製造業完全轉移出去,香港就隨時面對空心化的危機,製造業的轉移確實有利於香港的商傢把生意做大,回流的一點資金也確實能夠對香港的服務業產生支持,但是,這是極不穩定的,現在是全球一體化,有錢人全世界都有他的投資,全世界都有他的物業,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是越來越脆弱的,一旦他那天不高興了,把總部遷離香港,那香港還能指望什麽?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從近幾年香港富豪對政府和立法會施加壓力的言辭就能讀懂其中三味。
再來說說中港融合。有人說,香港只不過是一個大城市,只是中國的一個特區,通過中港融合,香港完全可以靠個別優勢產業來維持自身經濟的繁榮穩定。那麽,你要看看香港的地理位置,還要看看香港的政治制度。地理上偏于一隅,沒有輻射的能力,政治上融合,香港人不願意,政治不融合,經濟上也不可能高度融合。
我們擧國内的幾個城市加以對比,北京、上海、廣州,它們都是堪與香港匹敵的大城市,但是,北京是一囯之都,國家機關集中之地,它根本就不需要什麽製造業,服務業市場巨大到你無法想象,加上全國的稅收、中央政府的投資,全中國城市的經濟垮掉也不會威脅到北京。還有就是上海和廣州,這兩個地方都有強大的經濟輻射能力,為一大片區域的城鄉提供教育、醫療、通信、物流等服務,它們尚且注重製造業的發展,同為中國兩個最重要的汽車製造產業之都,你香港能比嗎?能參照嗎?眼看香港目前剩下的主要輻射型產業就是金融、轉口貿易、航運了,但是,過不了多久,這些行業的優勢地位終將會被内地的沿海大城市所取替。至於旅遊業,也只是一時之計,是不可能擔當一個大城市支柱產業的地位的。還有一個,就是香港人深惡痛絕的地產業,這個就無需解釋太多了,除了搞大香港的經濟泡沫,坑害香港中低層市民成爲房奴之外,反映的只有富豪權貴的貪婪和無知。
回歸前後20年,香港政府缺乏遠見卓識的領導人,不斷毀壞香港經濟的根基,不斷地出賣香港市民大衆的利益,如此管治,若干年后,香港沒有不沉沒的理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