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陶志遠:施永青無資格叫痛

昨天週日,有數萬地產從業員上街遊行抗“辣招”,這是繼6月中後第二次,從新聞中看到,“辣招苦主大聯盟”由業主組織、中產團體、以及地產代理商會組成,筆者心裡忽然想,這不儼然一個炒樓大聯盟嗎?

香港彈丸之地,房地產業成為“支柱產業”,佔GDP20%,樓價冠絕全球,令到新生代購樓置業難如登天,這種經濟結構,被大多數經濟學人視為並不健康。

而推高樓價的黑手,人們批評較多的是賣地的政府以及地產大鱷。其實,屢次掀起房屋炒賣之風,將香港房地產業由民生事業變質為投機事業,“功不可沒”的首推施永青之流打造的巨型地產中介企業。每次樓價飆升,無不見擁有信息優勢的中介企業鼓起如簧之舌,帶動時勢,造成風潮,讓香港市民吞下表面繁榮的投機毒藥,而他們則居中取利,賺個盤滿缽滿。

雖然他們的所作所為乃法律所容許,但放諸社會,則責任完全欠奉,整個地產中介行業的價值觀與施永青等大佬級人馬的為人哲學是何其的高度一致,三個字:掠到盡。施永青幾時會批評中共,皆因他要北上搵食;施永青幾時會批評政府?只有當他自己的個人利益受到影響的時候;在許多政治、社會問題上,施先生都是一副漠不關心的態度,甚至泯滅良心,充當當權者維穩的喉舌。

做狗的人永遠做狗,推高樓價,得益甚巨的其實係地產霸權,而施先生等人則分到一些殘羹剩飯,於個人也可衣食無憂,兼且實現一點出人頭地的野心,這是最高級的奴才得到的待遇。

昨天,"辣招苦主大聯盟“聲稱倘若辣招繼續,會有過萬中介從業人員失業,筆者并不認為梁振英政府的房屋政策有何高明之處,但卻覺得香港的地產行業大有瘦身的必要。

據報章數據,香港的地產中介從業者有數萬人之多,這個隊伍實在過於龐大,試想,中介代理本來提供的就是非常簡單的服務,牽個線、搭個橋,七八十年代,香港的地產從業員不及現時五分一,樓宇買賣不是一樣運作順暢嗎?現在,香港每月成交的樓宇買賣亦不過是四五千宗,除高昂樓價及各種稅費外,買家還得承擔起中介企業及數萬中介從業員的經營所得及人工,獲得一個容身蝸居,需要承受多麼沉重的負擔?

香港這個地方,經濟自由化既帶來一定時期的經濟繁榮,也導致嚴重的貧富分化,同時鼓勵投機勝於鼓勵投資,令經濟最終陷入呆滯,發展到今天,整個社會都必須認真思考,長此以往,香港還有未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