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二評923毓民踩場:無約束權力

二評923毓民踩場:無約束權力
胡圖著述  28-9-2010



社民連的黨核心構成,稱得上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黨内僅有的三個立法會議員一概不在行委行列當中,這樣的行委注定缺乏穩固的權力基礎,阿陶雖身兼黨團召集人身份,但顯然只是擔當聯絡、通訊角色,是沒有領導的地位的。社民連雖然在今年1月實行新老交替,但新班子只能說是接收了黨内“次主權”,對全黨的統率和領導,有其名而無其實。

而三位元老,因為有立法會議員的身份,既是宣示政黨主張的主要喉舌,也是號召黨友的精神領袖,但因爲並非行委成員,只以一個普通黨員身份,對外發言就不需要受到集體負責制下的任何約束。如此佈局之下,事實上造成,不是元老跟著黨的決策走,反倒是黨的決策往往跟著元老對外發表的言論來走,實質上,元老們擁有了淩駕于行政核心的、並且不受約束的權力。

爲什麽三位元老會過早退下來,這與他們的個性有關,也與他們成立政團的初衷有關,毓民、大舊、長毛,都是屬於熱血肝膽、天馬行空之人,當初組織社民連是爲了做一個桃園三結義式的道德組合,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創立一個組織嚴謹、規模宏大的政治實體。管理一個組織,既非他們的趣向,也非他們的長才。

因此黨魁的大任自然很快的要落到同是創黨成員,既年輕、心思也較爲縝密的陶君行身上,可惜08年阿陶競逐立法會失利,兩年以來,他的聲望、人脈自然無法上升到與三子等量齊觀的地步,今年接掌帥印自然是一件勉爲其難之事。

毓民當了兩年半的主席,時間不算短,但作爲創黨主席,那就是非常之短。遍觀香港各大小政黨,這是從來沒有先例的,因為創黨初期,立足未穩,黨的結構鬆散,始創黨者必須要用充分的時間來運作,使組織發展的同時,創黨的理念、綱領逐漸走向成熟,並融入到黨的精神血管當中,這樣才可培育出黨的根基,有了發展壯大的條件。否則,將來就容易產生綱領的討論、路綫的分歧,黨内紛紛擾擾、離離合合之事,陸續有來,永不平息。

如果不認真思考和解決這種黨内權力的失衡問題,黨内決策機制將會毫無效用,在香港險峻的政治環境當中,社民連將岌岌可危。

明天將寫[三評923毓民踩場:捧殺與棒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