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政治是結盟的藝術[談泛民區選協調]

政治是結盟的藝術[談泛民區選協調]
胡圖著述  24-9-2010

大凡有一個好的政治主張,這個主張必須要爭取得到最多人的認同,那麽才能發揮出效力。不怕孤立,是指不怕強權的圍堵和孤立,而不是在同行者中孤立出來,更不是要孤立于人民意願之外自行其是,若如此,這個政治主張是絕不會成功的。

搞政治一定要有盟友,沒有盟友,那就寸步難行,五區公投就是公社兩黨結盟的成果。就算在立法會上主張一種意見,又或街頭動員中擴張聲勢,都離不開盟友的幫助。一個政黨,更需要與最廣泛的民衆結盟,如果抱著獨自上路的想法,視盟友、民望、媒體如浮雲,一幫人自己関起來圍城自困,最終只有日漸式微,走向邊緣和滅亡。

香港素來有建制和泛民兩大政治陣營,在市民的支持度上,若論政治理念,泛民有八成以上壓倒性的優勢;若論選票,泛民統共有六成的優勢;若論内部整合,建制派則要比泛民成功得多。當有選舉戰役發生,建制派基本上是組織有序,共同進退,但泛民就貌合神離,勾心鬥角,往往被對手技術性擊倒。

當然,政治結盟是需要基礎的,基礎不同,結盟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同。政改議題上與堅定的抗爭政黨結盟,選舉議題上與民主黨派結盟,民生議題上與主張相同的任何黨派結盟。這當中既有原則的堅持,也有策略的妥協,並不能意氣用事、任性胡為的,這樣的政黨才能凝聚黨心,才能讓民衆信任和支持,才能不斷成長壯大。

談到泛民的結盟,繞不過對民主黨的評價和定位問題,政改過後,民主黨到底還是不是泛民的一員?這個評價一定要客觀中肯,不能凴個人的觀感和意氣。首先,民主黨自香港回歸前後建立,一直以來,是香港民主鬥爭最有號召力的旗幟,吸納了大量的黨員和贏得大量市民的支持,要肯定的是,這些人當中,大多數都是真心支持民主理念的,是經歷過長期鬥爭磨練的。但是,一朝入了民主門,不等于永遠都是民主人,在黨的發展過程當中,外有強權壓制,内有私心變異,免不了有些人,特別是已經取得黨内外權力的人,對民主路產生悲觀和懷疑,對強權寄托虛幻的期望,因而錯判形勢,甚至舉手投敵。

對原則性的錯誤絕對不能姑息,要指出和批判,但是,對現在的否定不等于對過去一筆勾殺,對個別人的否定不應是對所有政黨成員的否定,更不是對傳統上支持這個政黨的市民的否定,打擊面無限擴大,最後受傷的是你自己。民主黨決策核心在政改問題上犯下錯誤,它將來自然要爲此付出代價,作爲香港堅定的民主政黨,需要警惕它走入建制的動向,但如果就此說民主黨已經成爲建制派,那就有悖事實,一個政黨要徹底推翻自己走到對立,不是不可能,但起碼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也不免分化和分裂。民主是香港的人心,必須相信香港人會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從事民主事業者應有的信念。

對待民主黨的一些成員,有必要在選舉當中教訓它,但沒必要也沒有能力封殺整個民主黨,再説,泛民協調不是與民主黨一家的協調,絕無主動退出的理由,如果過往的機制不合理,可以提出修改。但大義之上還有大義,建制派才是香港民主的死敵,誰把這個主要的任務抛諸腦后,誰拖了阻擊建制派的後腿,誰就會受到支持民主的市民的罵怨和唾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